欢迎进入平凉机电工程学校门户网站,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实训 > 教师园地

浅谈歌唱中气息的作用

浅谈歌唱中气息的作用

闫向峰

歌唱的艺术就是气息的艺术,气息是歌唱的动力,歌唱气息的运用对声音的音色、音量、音准都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。声音的高低、强弱,音质的好坏,歌唱时的感情表达,声音的把握都与气息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。但是,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随意和自由的。歌唱中呼吸则不同,歌唱者要有意识地去吸气,并保持把所吸入的气息分配在要发出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,而每个音都有它特定的高度、长度及强度。唱一首歌曲时,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时候和歌词、乐句等表情允许的情况下,才可以进行换气。总之,歌唱中的呼吸是有意识、有准备.有计划、有原则的。

“气 为声之本”,“呼吸是歌唱的动力”。作为歌唱艺术之一的美声唱法,同样离不开气息的支持。呼吸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,当它与歌曲情感、歌曲风格相结合时,更 有其独特性。首先是锻炼肺活量,这个很重要,免得一首快歌唱下来就上气不接下气,唱歌唱死人的事我是没听说过,但是最好不要开先河的好。采用的方法是深呼 吸闭气,先吸入一口气,憋10秒钟左右,再缓缓的吐出,速度不宜过快,太快的呼吸会造成大脑缺氧而感到头晕。平时适当的体育锻炼是不可少的,比如跑步、打球等。其次唱歌发声时的换气不要太快,一来是会影响唱歌的连贯性,二来是唱起来费力。我这有个小窍门:点一根蜡烛,放在离自己嘴前10公分左右,然后对着蜡烛唱歌,当然要用你平时正常的中音唱。火焰摆动的幅度越小越好,如果你唱歌把蜡烛吹灭了,那只能说明你想过生日了。刚开始的练习建议用声乐中的练习曲,比如连续二拍的13531(用“啊”声唱)等。等适应了再慢慢的开始唱完整的歌曲。

唱歌时身体的发声器官的作用很重要,也各有分工。首先是声带,在美声唱法中,声带的主要功能是发音,即 在气流振动两片声带时,闭合而发声。但,为了表达歌曲的某种特殊情感,或表现歌曲的某些特殊风格韵味,当气流振动声带时,两片声带可以闭合一部分,而让另 一部分不闭合,产生漏气的现象。此时声带的功能,就不仅仅是发音,而同时具有表达情感或表现风格韵味的功能了。除了声带,喉咽与软腭的运用也很关键。在歌 唱各共鸣腔体中、喉咽腔是主导共鸣腔。在美声唱法的发声中,喉咽腔更显示了重要作用。这是因为,喉咽腔部位的声音自然质朴,有很强的可塑性,而美声唱法的 声音运用,更注重的也是自然或半自然的声音特色。而软腭的状态与喉咽的开合有着紧密的关系,只有在喉咽腔打开的情况下,才能要求软腭的状态。美声唱法并不 需有意抬高软腭去制造高位置共振,但凡学习过声乐的,都会灵活巧妙地运用软腭来显示声音修养,保护声带及咽喉,同时还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。(推荐多听听 帕瓦罗蒂的歌曲)只有各发声器官的相互配合和合理应用,优美的旋律才会从你的嘴里传出。

除了发声,吐词的清晰也是一大关键。中国的美声歌曲中,普通话为美声唱法中的主流。演唱时,语音大多比较规范,讲究“出字、归韵、收声”的咬字吐字过程,字字清晰、质朴无华。

吐词清晰、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。也有一些曾经学习过其他唱法的歌手,往往不注意咬字的力度,或不习惯把字头(声母)重咬,而过多注意追求声音的效果,因而在转唱美声歌曲时,便觉风格不浓、韵味不足,乃至大大削弱了歌曲的感染力。

喜 欢唱歌的朋友们可能都体会过,歌曲的高音部分想完整的唱出来难度很大。其实,先解决中音区的问题,高音就好解决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我们知道在演唱高音的时 候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,比如呼吸僵硬,喊叫,喉咙打不开,咬字不清等等,为什么在高音区就容易出现,而在中音区就较少出现呢?主要的原因不是音高的问 题,而是演唱者本身心理的问题,由于音比较高,演唱者本身出现心理紧张造成生理上的紧张,影响发声的。所以声乐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保持自然状态的技术。那么 我们如何练习好高音呢?就是要通过中音区相对容易的找到比较自然的演唱状态,然后再逐渐的升高,稳定这种状态,最后一直达到很高的音。也就是说:现在容易 的音高上找状态,在通过保持这种状态,逐渐的提高音高,这样我们就可以取得很好的高音了。

那么,通过以上的叙述,我们在运用好气息的同时,还要把握好歌唱中气息的一个重要原则:歌唱中气息的运用要深、稳、通、活。

“深”是指要用胸、腹、横膈膜联合呼吸法,将气息保持在腰、腹周围,并使气息的推动力量与保持力量形成对抗。

“稳”是指气息要在上述的对抗中求得平衡与统一。要有控制地、平稳地、均匀地呼出,否则,呼出量忽大忽小或气流速度太快,声音就会出出进进,不在一条线上,或气不够用。

“通”是指气息通道畅通无阻,胸、颈、肩、下巴、下腭、牙关等都要放松、自然,全身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紧张,以免堵塞气流和音波。只有做到“松”,才能“通”。正确的吸气将气息管道扩开、疏通,呼气时力求保持畅通,才能充分发挥气息对声音的作用。

“活”是指气息要有弹性、要有活力,但要在“深”、“稳”、“通”的前提下,否则声音会浮、浅、飘、散。